公司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西路516号
邮政编码:7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目前,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国三大能耗之一,约占总能耗的30%,传统建筑方式已经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现。2006年,随着国家第一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发展绿色建筑进入了新时期。
近年来,绿色建筑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各行业、各类别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各地推广绿色建筑也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成立于1973年的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隶属于甘肃建投,是甘肃省最大的从事建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作为全省最早开展绿色建筑研究、咨询的科研院所之一,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被评为甘肃省唯一的国家级能效测评机构,省发改委授予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为省内乃至西北大型建筑等节能改造提供技术及标准支撑。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与产业研发中心主任、科技研发中心副主任刘赟告诉记者:“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它是一个整体概念,涵盖从项目选址到规划设计、生产材料、建设施工,再到运行管理的全过程,是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事实上,绿色建筑涉及的面非常广,是一个多专业交叉的学科,可以通过很多的技术措施来使建筑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目前,对于比较直观的屋顶绿化也是他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本地绿色植被比起南方城市相差甚远,要找出适合西北地区、适合兰州屋顶种植的绿色植物且研究屋顶绿化对整个建筑节能性能的影响,是他们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兰州的屋顶也能出现更多的、适宜的绿色植被,对建筑的节能性能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2014年1月1日起,兰州市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将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兰州市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必须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此举意味着这些建筑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方面都会有硬性标准。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甘肃省第一本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主编单位,为甘肃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还参与编写集团总公司主编的《绿色施工管理标准》和《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科研院明确自身发展思路,力求在绿色建筑等重点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在科研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十三五 ”科技研发专项发展规划要求中提出,计划在条件成熟时自筹自建科研办公大楼,利用目前建筑领域各类先进技术,结合甘肃实际,融合绿色、环保、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先进理念为一体,建设省级绿建示范样板工程。刘赟介绍说:“绿色建筑不仅仅要节能,关键是要做到‘四节一环保’的统筹,比如说在场地建设时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通过模拟,看到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米/秒,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采用了高效的墙体保温材料和气密性良好的隔热断桥的窗户;优化结构设计方案,节省了建筑材料等等。”兰州的金徽财富中心、兰州新区的保障房C区、武威职业技术学院便是节能降耗的“代表作”。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一直重视以老带新的团队建设理念,使得科研院优良传统不断地得到传承。聘请老专家为全院的科研方向进行掌舵,对于新理念、新技术老专家也有自己的看法。“镇院之宝”、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专家李德荣说:“要想让建筑真正‘绿’起来,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可或缺。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我省气候、环境、水源、地质、经济、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做到科学、经济、适用。”
在科研学术宣传方面,2016、2017连续两年,受兰州市科技局邀请,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省内建筑领域科研单位代表参加了“2016兰州科技博览会”。科博会是由兰州市政府和甘肃省科技厅主办,会议规格高、社会影响力大,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参展单位在甘肃会展中心主会场全程参展,其中2016年9月26日作为主办单位主持“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论坛”,在社会各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发展,将灰色的钢筋水泥建筑变绿,缓解人们居住在“水泥城”中的压抑感,从而惠及百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像刘赟一样从事绿色建筑科研创新人员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