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云顶集团3118acm登录入口网站logo

云顶集团3118acm登录入口

News and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云顶集团3118acm登录入口 > 集团要闻

【甘肃建投首席专家】三十秋月忠工匠 创新技术树辉煌

时间:2018年11月23日来源:作者:点击数:

黝黑的皮肤,利落的平头,朴素的打扮,开朗的笑容,自1989年6月从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以来,张孝斌一直从事技术、工程管理工作近30年。先后多次获一安优秀党员及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获建投劳模1次,获建投优秀党员3次,建投优秀青年1次,全国优秀项目管理者1次。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张孝斌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和汗水,但是在他看来,这些都不值一提,唯有干好项目,才是他最难忘和最值得骄傲的事。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初出学校,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基层开始。他先后参加天水助剂厂项目;兰州煤制气热电站2*6000KW汽轮发电机组设备、工艺安装、厂房供暖等项目,在施工现场,爬高摸低,起抬重物,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刚开始我什么也不会,很幸运的是刚参加工作就跟着迄今为止人人称赞的火高才师傅和邵胜达师傅,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所在的团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便不自觉的融入了大家,就是一起干、不断学。”

就是这种不怕吃苦,多干多学的精神,让他参与了更多的项目,并在项目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了“创新”之路。

1994年,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L901疫苗、佛慈制药厂1000级到10万级洁净室工艺、通风空调、机电安装大型项目(铜管、不锈钢管焊接)中,他与项目部研发了洁净厂房墙板穿管用不锈钢密封套管。

1995年,他参加了兰州三星石化厂土建、安装项目,对储存不同介质三等分分隔罐防变形提出了自己意见(跳跃焊、对称焊)。他说:“从学校到实践,从理论到实践,在不断的学习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好多时候,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没接触过,我就自己买了书,多看,多问,多学。”

一切从简,生活中什么事儿都好说,从不讲究,但是一上项目工作,就变得“讲究”起来。

1997年,他担任一安公司阿尔及利亚炼油厂项目工艺工程师,与项目技术人员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为了克服施工困难,共同研发了钢结构管廊夹层管道运费小滑车、同时他提出管道组对、焊接氩弧打底、电弧盖面流水段作业、极大提高功效,受到了外方项目部称赞。

他回忆道:“那时候,去国外项目,第一批就去了,最后一批才回来,我倍感荣幸,一年多没有回家,但是那段回忆真的太好了,接触到的都是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再结合我们一安工匠的技术,那时候就是完美结合,就算工期紧,日夜干活,大家都不觉得疲惫。那段时间,我和日本、印度、新加坡、孟加拉的人都有过接触,英语水平也在那段时间里提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那时团队精神和严谨的工作对我回国后的工作方式有较大的影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过硬的技术加不断创新,打造一个又一个精品获奖项目,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1998年5月到2010年5月,他担任一安七分公司主任工程师、经理职务,先后负责完成了兰州石化炼油厂催化剂、一、二、三套分子筛改造工程,采取对炉膛及管道工厂化及现场分段预制相结合原则,解决了大型高温不锈钢焙烧炉吊装自重大、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工期紧问题、同时改制了0Cr25Ni20高温管道热膨胀、高温管道保温层防脱落支架。在催化剂水处理装置项目施工时,无法使用大型吊车,他和技术人员、工匠一块研究利用抱杆、爬犁、卷扬机将12台30T阴阳离子交换床旧设备拆除、新设备顺利安装。

1999年,在负责兰州石化油品储运厂、炼油厂、聚丙烯、动力厂、润滑油厂、污水厂项目施工期间,500万吨/年常减压获得中石油优质工程奖;

2008年,由他负责完成了300万吨/年重催烟气脱硫塔工程施工,该项目获得甘肃省飞天奖、甘肃省科技示范工程、科技进步奖、建投科技进步奖、工法。

以上率先,吃苦耐劳,以科技创新为乐,以踏实勤干为谱。

2010年6月,他担任一安集团副总、总工,先后参与了中川机场二期航站楼扩建工程钢结构、通风空调、锅炉房及安装、35KV变电所工程,配合钢结构采用球型网架滑移法安装工艺、自制带刹车装置操作;利用液压提升技术钢结构分片安装,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工效。参与了甘肃省科技馆钢结构工程施工,该工程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

2013年,他负责承揽了内蒙三聚家景60000M3/N、天 LNG项目,督促项目利用自制电缆敷设工具,完成30万米电缆敷设、利用串联谐振调试技术解决了15000KW大型电机调试。

说到这里,他骄傲地说:“由于项目部干的好,业主将二期、三期都交给我们,每期均超过一亿造价。”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2014年,在兰州自来水污染抢修过程中,他夜间12:30接到任务后,立即与第六工程公司精心组织,抗着10天工期,冒着9天雨天、泥泞天气、有毒浑水的情况下,改变仅用倒链传统施工工艺,用吊车与挖机配合作业,自制拉管工具,用9天时间完成任务,给市政府、兰州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为甘肃建投、一安集团赢得荣誉。

目前,他负责施工的兰州华夏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利用信息化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指导施工,兵申请了专利。对深基坑开挖、支护、钢结构安装邀请理工大教授专家组进行论证,保证了施工安全及技术创新。

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基础,造就了张孝斌“火眼金睛”的本领。采访期间,技术质量部的工作人员拿了一份数据进来跟张总汇报,张总一眼便指出了问题,并告知怎样改正,工作人员笑着对我说这样说:“技术精湛的他,数据、报表、图纸,看一眼一目了然,别想糊弄过去!”

立足本职,未雨绸缪

谈及一安集团技术发展方向,张孝斌井井有条的说:“首先,我们要突出专业公司特点、走建投大安装品牌,如:电气安装(庆阳华为大数据)、通风空调、机电设备安装;并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许可证方面彰显特色,近期承揽的石家庄6.5亿城镇热力管网策划利用半自动、全自动向下焊技术,提高功效及焊接合格率。第二是建立企业BIM中心,加快推进BIM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法国人概念设计、青岛腾远设计的西固华夏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已推广、使用。利用BIM深化设计、碰撞检查、可视化交底、材料计划控制等。第三是积极与建投科技处、研发中心、省内外大学、设计院沟通合作,以项目为载体,确定课题,共同解决项目技术难题。如:西固区项目已于甘肃理工大王秀丽教授联系。第四是利用省市科技奖励政策,争取基金支持及四技合同减免税。第五是强化一安集团总工及技术团队建设,推进挂职交流学习模式,加强团队个人学习与综合素质提高。再就是充分利用好一安工匠工作室,一安建院工匠班资源,发挥各专业工匠(电气、吊装、钳工、铆工、焊接、锅炉工)优势,共同解决项目施工难题。”

关于张孝斌的故事,一安集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30年来,从基层一步步走到总工程师岗位的他,依然坚持一线,永远都不忘记自己“一安工匠”的身份和优良传统,在当今“新时代”的号召下,是一批又一批青年人不忘初心,励志前进,艰苦奋斗的典范,是一安集团干事创业、积极作为最优秀的旗手。

通讯员:张娟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