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西路516号
邮政编码:730070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自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建投”)以精准对标一流企业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补齐管理短板弱项,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典型示范性的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强化战略引领,描绘企业发展新蓝图
高质量形成甘肃建投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结合甘肃建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确定了以“再造一个甘肃建投”为发展战略、以“三增一稳”(经济总量倍增、利润总额倍增、投资总额倍增、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为发展目标和以“以投为引领、以建为依托、以产为支撑”为发展模式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不断健全“投、融、建、管、退”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聚力建投、有为建投、活力建投、高效建投、法治建投、和谐建投“六型”建投。
全力提升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发挥投资公司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先后印发《产业及项目投资实施意见(2021—2025年)》《产业及项目投资评价办法》《产业及项目投资管理办法》《产业及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首次启动投融项目专家咨询制度,进一步加强投融资项目前期研判,基本形成了科学高效、短中长期结合的投融内控体系,确保投融资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突出主责主业,优化产业布局。甘肃建投明确了产业投资与资产管理、建筑业、房地产业三大主业,围绕补链强链,先后成立全资子公司甘肃建投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混改设立甘肃建投绿色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项目和产业运营主体,深度参与甘肃省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甘肃建投第一个铁路项目—酒泉市柳沟至红沙梁铁路专用线,在投资建设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强化国际化经营,积极稳妥“走出去”。以中甘国际为海外业务国际化运营的专业平台,实施“四步走”和“四个属地化”发展战略,生产经营迈上新台阶,先后中标商务部援纳米比亚4所学校项目、援塞拉利昂国家体育场大修项目、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医院项目和苏里南低造价住宅项目、外交部驻白俄罗斯使馆新建馆员公寓内装修工程项目,累计合同额超过了6.5亿元,创造了地方企业承建“两部”项目少有的佳绩,其中援塞拉利昂国家体育场大修项目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体现,受到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高度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推动组织变革,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全面深化总部机构改革。总部以“投”为引领,出资企业以“建”为实体,整合交叉职能、加强核心职能、下放部分职能,将总部机构由原23个处室精简为11个部室、4个事业部,建立了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内部决策流程和工作程序。
有效推动授权放权。全面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面实现了党建进章程。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建立董事会的32户出资企业全面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决策效能。制定印发《重大决策事项清单》,从5个方面明确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决策的61类共100项具体事项。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制定印发《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将11 类共22 个事项授予经理层决策,充分激发经理层活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持续推进企业“瘦身健体”。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的通知》,全方位开展企业自查,清理退出无实质性经营内容、与主责主业不符等情况的子企业65户,并将管理层级压缩在3级以内。同时,严控新增法人数量,在公司章程中明确“新设子公司应报股东核准”,新设子公司鼓励混改设立,目前新设子公司主要以特殊目的公司或混改企业为主。
强化依法治企。制定了《企业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法律事务管理办法》《外聘律师管理办法》。重大经济合同实现法律审核100%,逐步形成法律工作管理运行体系,建立了甘肃建投法律服务准入、禁入律师管理库。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制定了《所出资企业章程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了公司章程修订,健全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内部制度体系,全面推动依法治企。
打造现代企业文化体系。以支部为单位,在全集团范围内广泛征集甘肃建投精神理念,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群策群力,集大家之智慧,成建投之精神。探索建立了“红色基因、蓝色印象、绿色发展”的“三色文化”体系,打造了“精、忠、实、新”的企业价值观。形成《甘肃建投企业文化创新建设方案(2021-2025年)》,完成并正式发布《甘肃建投简史》《甘肃建投宣传画册》等文化产品,不断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运营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效益
牢固树立“三次经营”理念,持续抓好合同额转化率、产值利润率、科技成果转化率、投资回报率“四个率”,落实工程项目设计优化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双优化”工作,竣工项目合同额转化率有了明显提升,平均达到103.7%。甘肃建投始终高度关注项目管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项目管理工作调研领导小组,以突出项目管理工作为主题,围绕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创新思路、完善体系、着力破解影响项目经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难点问题为目的,以调研的方法挖掘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经营潜力,对13家出资企业,共36家基层分公司、40余位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进行了调研考察。
组织集团内部管理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相关专家开展标准化示范项目评审活动,对单位管控情况、项目综合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实体质量管理、实体安全管理、项目创新应用等七部分内容进行评价,进一步促进集体公司标准化管理水平,树立甘肃建投质量安全管理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甘肃建投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8项,其中:“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广厦奖”1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5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7项、安装之星2项。特别是甘肃建投所属甘肃三建首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作为中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至此,甘肃建投累计获鲁班奖增至18项。
为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内部资源优化,甘肃建投积极对标中国建筑云筑网集采平台和陕西建工华山云商电商平台,制定印发《供应链管理办法(大宗物资类)》《供应链管理办法(设备设施类)》《供应链管理办法(专业分包类)》和《供应链管理考核办法》等供应链管理系列办法。创新供应链管控模式,成功打造上线“建投大宗电商平台3.0”,现已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额约67.54亿元,建投大宗电商平台现共有注册用户100640家。甘肃建投电商科技公司在杭州长三角地区票据服务实体经济宣介会上,与上海票交所、交通银行就“票付通”产品签署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系西北首家签约单位,成功开通了全省首家“票付通”业务,打通了甘肃建投线上大宗材料交易过程中的票据可直接用于互联网贸易支付、与货物交付同步、见证支付(锁票/解锁)、票据+现金的组合支付,并且创下上线首日最高交易量,改变了大宗商品交易原有的单一现金结算方式,提高了交易周转效率,对甘肃建投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与中信银行深入对接合作,成功开通了供应链金融支付产品“广泽易信”,以“金融+科技”服务于供应链,从而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客户成本,通过供应链金融手段提升客户服务层次、提高风控水平。在搭建长期稳定供应渠道方面,除与西北地区的酒钢、龙钢、宁钢、八钢等钢厂进行战略合作外,与全国其他区域30 余家钢材厂家进行战略合作,保障全国范围内的供应服务。
通过深耕项目,加强运营管理,真正体现了从管理中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实现了量质齐升。2021年,甘肃建投完成经济总量1085亿元,同比增长27.97%;实现订单1409亿元,同比增长19.12%;实现营业总收入778.3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总额12.05亿元、净利润8.2亿元;连续十年荣膺中国企业500强。
加强财务一体化管控,严控“两金”占比
甘肃建投已在16家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建立资金归集系统,资金实行三级归集。截止目前,已将51家经营单位1032个账户加入归集系统,归集率达到80.42%。持续推进全面速算管理,建立了信息化、网络化和数据集中化的用友NC6.5财务信息系统,2021年9月对系统硬件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使用效率提升了50%以上,同时加强了网络安全防护,达到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二级水平。
甘肃建投持续推动成本控制工作,重新制定了《清欠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应收账款清收工作,多措并举,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查漏补缺和优化提升,甘肃建投借助用友NC财务信息平台,对于“两金”压降效果、成本管控信息进行了动态监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正在逐步完善,“降杠杆”、“防风险”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机制。“两金”压降效果突显,截止2022年5月末,甘肃建投“两金”余额421.91亿元,较年初下降6.09%。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自主科研能力建设。甘肃建投于2019年启动了“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的选聘工作,选拔评选出了第一批“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29人,并制定了《“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2021年开展了“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续聘考核与新评聘活动,续聘8名“首席专家”、14名“科技领军人才”,新评聘9名“科技领军人才”。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度体系,组织完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引进工作,并开展了博士后科研项目《西北地区建筑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计划投入专项研发经费200万元。
全力打造科研平台。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截止目前,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国家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计45个国家及省市级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涵盖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智慧矿山、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化、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治沙装备、专用汽车等技术领域。
推动产学研合作。甘肃建投加强同中科院兰州“一院三所”等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联合开展建筑业共性或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其中,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兰州大学、重庆大学、长安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工业学院等科研院校进行了科技项目的合作和技术交流,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7项,累计签订技术合作合同金额658万元。
甘肃建投制定完善了《企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工程项目优化实施管理办法》、《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等12项科技创新管理办法。2021年度,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成研发投入4.12亿元,同比增长97.8%(2020年研发投入2.08亿元)。荣获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专利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24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获评省级工法30项,组织开展科技项目326项。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动力活力
做深做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甘肃建投及各层级子企业全面完成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涉及经理层成员641人,占经理层成员总数的100%。坚持市场化劳动用工。全面实施员工“双合同”管理,“双合同”签订率达100%。创新员工培训模式。根据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按照不同工作岗位,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培训。对管理人员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信息化、科学技术、安全质量、宣传及审计等方面的培训,对执业资格取证人员进行考前培训,抓住关键人员关键时间节点,大幅提高了一级建造师的过关率。对新入司员工开展认知教育和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培训,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建投蓝”的魅力。
加强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建投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工作部,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网络安全工作重要性。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进行网络安全管理日常防护工作,制定了甘肃建投《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公司网络管理规定》《机房管理制度》《IT网络维护保障制度》《甘肃建投网络安全管理手册》《机房故障应急预案》,硬件方面进行机房环境和网络防护设备提升改造,满足等级保护二级要求,并实现网络安全常态化检查。以甘肃建投总部OA办公和管理需求为主线,打通与各出资企业和事业部业务审批流程。报表系统按各部室业务分类,实现数据间关联和联动,提升统计效率,实现动态分析。
全力打造5G绿色矿山,完成采场、生产区、生活营地范围内的5G信号全覆盖,实现了矿区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控制,实现减员300多人,生产效率提高80%,年节约成本2500万元以上。成立“甘肃省智慧矿山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建投建材集团永靖矿区列为全省智能化示范矿山。 全面推动装配式产业发展,构建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5G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智慧管理系统从8个方面全面展示园区各类生产经营要素,对园区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管理,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推动园区的智能化生产。科工集团打造自动化智能生产线,采用总集成模式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集成于统一的数字平台,实现多项功能,降低制造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采用APP+WEB生产管理系统、BIM信息化管理系统、T+专属云平台、仓储管理系统、出入库扫码核对系统以及财务报表核备等系统以支撑信息化的运行。
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以来,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企业文化更加先进,风控体系逐步健全,发展的活力动力有效激发。下一步,甘肃建投将全面对照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方案及工作清单,以集团战略为指引,进一步健全完善符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特点的管控体系,持续高质量推动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再造一个甘肃建投”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股权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