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云顶集团3118acm登录入口网站logo

云顶集团3118acm登录入口

News and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云顶集团3118acm登录入口 > 建投要闻

【典型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千帆竞发 人才为先 ——甘肃建投人才工作纪实

时间:2021年11月27日来源:作者:点击数: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新鲜血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才兴,事业兴;人才强,企业强。

围绕着把甘肃建投建设成为具有行业竞争力、在建筑投资商行业中具有引领地位的大型省属国有企业集团的目标,甘肃建投一直致力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并将其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中的关键环节。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甘肃建投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加大引才力度,扩大人才增量。健全管理机制,加速人才集结。甘肃建投党委严格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职能和优势,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10余项制度办法,全方位强化保障人才管理工作,打造“1+3”人才引进模式,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人才队伍加快集结。

目前,甘肃建投有职工230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2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7000余人,技能人才5500余人。

勾勒蓝图 注重长期战略规划

2020年,甘肃建投紧紧围绕突出问题转机制,针对薄弱环节促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建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人才发展规划(2020-2022年)》、《人才招聘引进工作暂行办法》、《职工奖惩办法》、《关于在所属部分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在所属部分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集团公司建设工程专业职称评价条件标准》、《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集团公司机关职工管理办法》、《集团公司机关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公开竞聘投融资岗位人员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制度办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趋健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对人才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结合实际出台了人才发展规划、产业工人队伍发展规划等,建立了长效机制。

在集团领导班子看来,人才工作不仅是基础性工作,更是整体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还是战略的实施,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好人的问题。

"当前的经济形势严峻,国内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劳动力队伍性质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经济活动的频率更加频繁,都意味着在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比过去更为注重对人力资源的考虑,最直接的就是应该从企业的整体规划和目标中作出策划。"党委书记、董事长苏跃华这样讲到。

理顺机制 纵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为进一步建立高效、精干、富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甘肃建投深入落实三项制度改革,人员管理和收入分配以市场化为目标,积极推动三项制度的改革。

在人事制度方面,打破员工岗位、职务长期不变的刚性管理制度,采用公开、公平双向选择的形式,对所有人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合同双重管理,因岗设人,适才而用,实现了员工在企业中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了员工之间竞争、激励、人员配置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加大急需紧缺类岗位人员的竞争上岗和市场化选聘力度,充实投融资岗位高端人才队伍。2020年,集团公司面向社会发布《公开竞聘投融资岗位人员公告》,共70余名投融资领域专业人才参与竞聘。

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工作。目前,甘肃建投多级公司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完成率达到100%。

在分配制度方面,建立责任、权利和利益相统一的工作机制,通过薪酬的差别体现岗位职责、难度、风险的差异。同时,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工作成果和贡献直接挂钩的业绩收益,从而实现了收入分配的动态管理,达到了分配机制的最佳激励效果。

知人善用 打造高效管理人才队伍

近年来,甘肃建投着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集团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充实部分企业领导班子。六年来,集团公司各部门和二级单位领导班子调整选拔任职262人,共交流中层领导人员154人,动态建立200余人的优秀年轻干部库,34名80后干部补充到出资企业领导班子。此举不仅初步构筑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和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具有优良素质、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更进一步拓宽了干部、人才选拔的渠道,开阔了选人、用人的视野。

此外,随着2021年9月第一批出资企业外部董事任前谈话的圆满完成,甘肃建投外部董事制度正式建立,甘肃建投所出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且为高素质人才的集聚打造良好的平台,并使精干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挥出更高的效能。

近三年,甘肃建投积极筹措,突破疫情影响,采取“云招聘”等线上招聘模式,携手央视频“国聘行动”进行专题宣讲,参加省政府国资委组织的选调生招录暨引进高层次人才宣讲会、夏季网络视频“双选会”。组织所属单位在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工业学院、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沈阳建筑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省内外重点院校以“现场+网络”的形式组织专场招聘会。近五年共计引进大学生60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250人,占比达82.81%。

优化体系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科技人才工作,集团公司创新能力大为增强,截止2020年底,甘肃建投共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住建部科技奖励5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1项,甘肃省专利奖4项;编制国家级工法11项,省级工法153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345项;主(参)编制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69项。

为了加强企业创新需求,提高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甘肃建投集团着重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中青年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脱颖而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和分布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由此集聚了一支技术领先、具备丰富经验和较强产学研结合能力的高端和优秀专技人才队伍,对集团公司的科研、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甘肃建投在人才引进方面创新培养模式,激发人才活力。不断加大投入研发费用开展科技项目,让青年人才参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跟进人才培养。调动4000余名信息技术、新型建筑专业人才跟进“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培育现代建筑产业人才,推动建筑生产信息化、工业化。制定“寻英”计划,建立优秀干部人才库,储备优秀人才500余名。成立“首席专家工作室”,选聘60名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金牌工匠。搭建了五大科技研发平台,形成了“41123”科研平台,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保障。2021年,甘肃建投聘任了31名“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金牌工匠”。2021年1月20日,“高鹏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甘肃建投技术中心申报的“甘肃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与人才培养”项目,获省委组织部立项,科研经费资助50余万元。发挥科技研发与生产经营相互促进的作用,加强甘肃建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科技发展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甘肃建投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获得陇原人才服务卡的高层次人才44名,4名甘肃省领军人才聘期考核和甘肃省优秀专家、陇原青年人才已经申报。2018年11月,甘肃建投被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其培养、使用和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快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注重培训 促进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人才能力素质的提升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集团公司充分挖掘集团内部和外部培训资源,多形式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

甘肃建投集团注重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了对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使集团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改善。根据改革发展需要,甘肃建投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式组织培训。

对高级管理人员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综合提高管理人员履职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信息化、科学技术、安全质量、宣传及审计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对执业资格取证人员进行考前培训,大幅提高了一级建造师的过关率;对新入司员工开展认知教育和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培训,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建投蓝”的魅力;大力拓展各领域特色培训,对财税风险防控、网络安全、农民工用工风险、投融资等方面开展创新培训。仅2020年,就完成培训项目35项,累计培训 32254人次。

特别强调的是,所有新入职的员工都将接受“集团总部+出资企业”两个层面的认知培训,从集团的企业文化、部门制度到工作技能的掌握,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帮助新员工更好更快地加入到工作当中。并且实施“双培养”“导师带徒”“职业生涯规划”等政策,积极推进评先选优,凸显三优项目、四好班子、先锋岗、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各类先进任务的模范带动作用,培养员工对企业的亲和力和归属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团队没有非常优秀的基因,那么注定无法走得长远。

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能够引进来,并且留得住。为此,甘肃建投制定人才培养三年规划,开设“业务大讲堂”“青年知识分子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专题培养。注重员工迫切需求,给足“安全感”。在配套200套“人才公寓”基础上,2019年以优惠价为1890余名青年人才配套经济适用房,近五年员工工资逐年提升7%-15%,人才住房和收入需求得到保障。制定了《执业资格补贴和一次性奖励办法》《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对考取执业资格、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实行奖励和补贴。制定员工带薪年休假、学历教育等配套办法,保障人才正当权益。



记者 顾轩之

    XML 地图